为啥说人民大会堂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顺利竣工

2022-10-26 11:27:01

npp电池

不知道,有没有人去参观过人民大会堂?但凡去过的人,其实都会被人民大会堂威严和庄重的气氛所深深震撼。

人民大会堂坐落在天安门广场西侧,远远看上去,整座建筑气势磅礴,和隔壁的天安门广场相得益彰,互相辉映,这让人不得不在感叹之余,内心产生一丝好奇,修建这么一座巍峨高大的建筑,想必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吧。

但真相往往非常出其不意,因为这座集齐威仪庄严于一身,占地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的建筑,修建过程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所以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你可能不了解,在修建人民大会堂之前,我们连一吨正规钢筋都没有,但仅仅用了十个月以后,整个建筑就完美竣工,正应了那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早在在1956年,当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就有人开始提出议案,要修建一个容纳上万人的大会堂,这个提议一经推出,就立马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回应。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要修建一座什么样的大会堂,这样既能符合我们中华特色,又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呢?关于这个问题,设计者们愁眉苦脸了好一阵子,总之,大家心里都没底。

为了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大会堂,专家们还集体去莫斯科进行调研和考察,但我很快大家发现,莫斯科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西式建筑,与我国的传统建筑并没有十分特别的联系。

而且两国之间的文化和背景都有不同,如果一味仿照莫斯科的建筑特点,就失去了我国本身的传统建筑美学。但是,要是一味仿古建筑,这就落了“复古”的俗套,失去了“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

那么,究竟该如何建造才能够让大家满意?就在专家们抓耳挠腮,急得不知道该如何去设计人民大会堂时,周总理提了一个相当关键的建议——按照马蹄型来布局规划。有了总理的指点,设计师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很快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一张恢宏大气的图纸就跃然纸上。

图纸上的人民大会堂简单大方,既符合东方审美,又不落俗套与时俱进,可谓是相当完美。当图纸设计出来以后,周总理十分满意,在获得首肯后,1958年的10月,人民大会堂正式动工。

当时参与修建的人数不下数万人,每个人都斗志昂扬,恨不得尽快完成施工。可是在修建的途中,依旧出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人民大会堂的选址在西长安街南侧,那里聚居着不少的人家,要想尽快动工,必须要对这些人做好全面的拆迁和安抚工作。

可是长安街南侧向来是繁华地带,那里有不少的古老建筑和老宅子。而在传统的人们眼中,这些老宅子可千万拆不得,谁要是拆了,谁就和老祖宗过不去。所以在一开始,拆迁工作困难重重,进展很缓慢。

好在经过大家的劝说之下,老百姓也十分大度开明,当意识到自己脚下的地盘即将要拔地而起一座人民大会堂时,大家放下芥蒂,纷纷站出来响应号召,并携家带口用最快的时间搬离这里,不到十天的功夫,这项拆迁转移工作便顺利完成。

不过根据一些亲历者的回忆,在修建人民大会堂时,老百姓对于自己生活多年的祖宅很是不舍,有的人在搬迁时还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是深明大义的老百姓并丝毫没有为难国家,而是默默用行动支持着国家,还有不少人在搬迁后又主动返回拆迁现场来帮助施工。

有了这些朴实善良的老百姓支持,大家的修建工作更是如虎添翼。可紧接着,第二件事情又难倒了大家,当时我国的生产水平有限,根本无法独立制造钢筋,就有,也仅有个别企业才能生产出来。

要想修建一座坚固牢实的大会堂,必须要用上好的钢筋才行。然而即便是在正式施工前,我们连1吨的合格钢筋都拿不出手,这让施工队员们都犯起了难。如果短期内再找不到合适的钢筋,那整个工程会无期拖延下去。

可要知道,这项工程是由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造的一座宏伟工程,没有人愿意求助于外来设备,而且任务紧急,必须赶在建国十周年国庆节完成,所以谁也不想耽搁下来。

就在大家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没想到很快钢筋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原来,当时指挥部为了筹集钢筋,向全国广泛进行求助,当求援令下达之后,短短几天的功夫,立马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回应。

各地的钢材生产商看到国家有难处时,立马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建造起钢筋来。于是,源源不断的钢材通过火车的运输,从四面八方拉到北京,没过多久的功夫,整个修建工地上就堆起了如山丘一样的钢筋。

人民的热情帮助感染着工地上的每一个人,当钢筋问题得到解决后,工人们的施工进度则变得更加顺利起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座恢弘大气的大会堂框架就构建出来,十个月以后,这座大会堂正式竣工。

新的大会堂巍峨霸气,外面有符合中国特色的圆形廊柱134根,整个建筑平面图就如同一个“山”字,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十分对称,不仅符合中国的传统建筑美学,还简洁大方,又宽敞明亮。

其实,这要是放在国外,没个十几二十年绝对修建不出来,这不得不让外国人叹为观止,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人民的力量竟然如此伟大,尽力了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成果,还建立起这样一座气势磅礴的大会堂。

但其实,我国的修建奇迹并不只有大会堂,前两年“火神山”的修建工期仅仅用时10天。这些修建成果,再一次让世人看到了“中国速度”。

我国有句老话叫“人多力量大”,人民的力量本身就是奇迹的力量,大会堂修建起来以后,为了纪念人民的这份功劳,因此被毛主席命名为“人民大会堂”。

它是一座完完全全由我国人民发挥聪明智慧,自己努力动手创造出来的一个建筑奇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荥阳百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