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9 17:02:42
1927年,因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中共为挽救革命,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三大起义,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局部是成功的,整体是失败的。
1927年9月,毛主席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由于指挥权、斗争路线、敌众我寡等问题,秋收起义在取得短暂的胜利后,便失败了。经过三湾改编后,毛主席带着起义部队,进入了江西境内,上了井冈山,建立起中共党史上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诞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井冈山时期”。井冈山时期,有一个人重创了井冈山红军,造成近一半的红军战士死亡;他三次入党,又两次脱党,毛主席点名批评过。这段点名批评的记录,还收录在《毛泽东选集·卷一》。此人名叫杜修经,因毛选扬名,活到2007年才离世,享年100岁。
杜修经,湖南慈利人,1907年出生,他18岁就入党,参加革命,20岁担任醴陵县县委书记,领导醴陵县的工农运动。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杜修经便隐藏起来,暂避白色恐怖的锋芒,在湖南省委的领导下,进行着地下党的联络工作。当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湖南省委特地派出杜修经,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等人会晤。
杜修经三上井冈山,前面两次因种种原因并没有成功,第三次在1928年5月,才正式“登上”井冈山。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前,毛主席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可在上了井冈山没2个月,他遭到错误指责,候补委员职务遭到中央撤销。杜修经上井冈山的主要任务,就是传达湖南省委的指示,将其间接纳入湖南省委的领导下。
在井冈山,毛主席亲切接见了杜修经,一番交谈过后,杜修经便下山了。1928年6月,再次上山时,杜修经带来了湖南省委的军事指示:命令红4军攻打湘南。这是犯下了红色革命早期的惯有问题:没有真正领会到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核心,一味照搬苏联革命的路线。
湘南地区,有着国民党军的重兵把守;就这时候的红军,三瓜两枣的,即使是夺得湘南,红军也会损失惨重,挡不住国民党军接下来的反扑。因此,毛主席向湖南省委表示,能否重新考虑一下。那边湖南省委还没决定好,湖南国民党军的2个师,就进入江西境内,主动向井冈山发动进攻。
红4军,决定派出红28团和红29团,凭借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和广阔的战略纵深,下山迎敌。谁也没想到,28团和29团下山后,根本没按照红4军高层的计划行动,而是鬼迷心窍了一般,在杜修经的建议下,向湘南地区前进,准备攻打郴州城。好家伙,这不是近代版的“围魏救赵”吗?
攻打郴州的过程中,红28团2营营长袁崇全叛变,对红28团反戈一击,给红28团造成巨大的损失,团长王尔琢战死,红29团也在郴州攻城战中伤亡惨重,几近全军覆没。幸好毛主席当机立断,带着红31团下山,才使得残留的红军部队绝境逢生、转危为安。
这仅一个半月不到的时间,因杜修经的错误指示,造成整个井冈山上的红军部队伤亡过半,红28团和红29团名存实亡,红31团苟延残喘。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杜修经!伤亡如此之大,杜修经也不好意思跟井冈山的红军继续待在一块,便脱离了队伍。
红军伤亡这么大,毛主席只能率残部挺进赣南、闽西,留少部分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继续斗争。实际上,这就是变相放弃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将杜修经称为早期土地革命和红军的罪人,丝毫不为过。但在此之后,杜修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做出了一定贡献。这能不能功过相抵?不好说。
新中国成立后,杜修经被任命为湖南省委观察员,享省委常委的待遇,离休后享受厅局级待遇。杜修经是在1985年8月,重新入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