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毛主席曾后悔道:若不改国名“中华民国”,能解决台湾等问题

2023-05-07 18:01:23

上海注册公司

1965年,毛主席在接见《法国人报道》记者马嘉丽时,曾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有件事情让我非常后悔,当年就不该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当初不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麻烦,解决很多问题……”

1949年,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讨论新中国国号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

大家的建议有:“中华人民民主国”“民主主义人民国”“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等等。

不过,大多数人都提议应该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中国的历史过程中,不同时期对国号有不同的称谓。

毛主席

例如,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曾明确提出,要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同时提出要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土地革命时期,党又相继提出“工农平民的独立的中华共和国”、“建立工农兵及一切劳苦群众苏维埃中华共和国”,“九一八”事变后,又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

后来,出于统一战线,让蒋介石联合抗日的需要,又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这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来保障国家领土完整与预防国民遭受亡国灭种惨祸的最好方法,也是最适当的统一战线的口号。

抗战期间又指出,“中华民国应当是中华人民的民主共和国家”。

解放战争期间,又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称呼。

蒋介石

1949年7月,在相关会议上,大家就要不要“民主”一词产生激烈争论。

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表示:“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比较好。‘民主’与‘共和’两个词的意思重复,应该去掉‘民主’这两个字。”

黄炎培反对称:“中国有民主就有希望,没有民主就没有希望,所以应该保留民主两字。”

还有人说:“有了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了,哪有人民不民主的?这两个词重复了……”

黄炎培与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却表示:

应该将原来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简称“中华民国”或者“中华民主国”。等将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可以改为“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

黄炎培

因此,黄炎培与张志让坚持主张去掉“共和”,保留“民主”。

后来,经过大家的一番激烈讨论,终于决定去掉“民主”两个字,保留“共和”两个字。

对此,周恩来解释称:

“这两个词有共同的意义,不用重复。作为国家,还是用'共和'比较好。”

于是,新中国的国号最终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是,之前以周恩来为组长的第三小组在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在国号全称的后面加了个“中华民国”的简称。

因为毕竟中华民国这个名字已经叫了38年了,他们担心一下变了,会让落后的政治水准很低的人不能接受。

对此,一些代表考虑到这个简称很容易让人和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搞混,造成误解,建议取消“中华民国”的简称。

周恩来

为了商讨这个问题,周恩来与林伯渠于1949年9月26日上午,联名邀请何香凝、符定一等二三十位70岁左右的著名人士,到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参加午宴。

宴席间,周恩来谦虚的对大家说:

“今天来的各位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长辈……常委会叫我来请教各位老前辈,对于国号后面那个‘中华民国’的简称,有何高见?大家对这四个字,也许还有点旧感情……”

周恩来话音刚落,黄炎培首先起身发言,他建议暂时保留简称。

因为他觉得,当时中国百姓的教育很落后,感情上也习惯用中华民国,如果改掉,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所以,保留这个简称是非常有必要的。等过几年再去掉也不是不行的。

何香凝

何香凝与黄炎培一样,也建议保留“中华民国”的简称。她说:

“中华国民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个结果,是用很多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如果能照旧用,也是好的……”

与何香凝他们一样,83岁高龄的美洲侨领司徒美堂先生对孙中山先生也有深厚感情,他也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非常尊敬孙中山先生。

但是,这位看过中国几十年变化的老人,却对“中华民国”这几个是没有好感。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多年来中华民国被蒋介石与CC派弄得怨天尤人,痛心疾首。

司徒美堂

最后,司徒美堂发出震耳欲聋一问:

“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一样?如果大家觉得不一样,国号就应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中华民国的烂招牌!国号是一个非常庄严的东西,要改就要改好!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如果依旧叫‘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好像偷偷摸摸的,革命胜利了,连国号都不敢改。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

司徒美堂掷地有声的讲话结束后,现场马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至此,大家的态度几乎一边倒,除了黄炎培坚持保留简称外,其他人都反对保留简称。

毛主席

次日,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大家都同意去掉简称。

毕竟,只是去掉一个简称,并不等于将以前那段历史抹杀掉。

值得注意的是,讨论期间,毛主席曾支持沿用“中华民国”。

毛主席觉得,共产党是救中国不是亡中国,新中国取代旧中国只是新政府对旧政府的取代,不是新国家取代旧国家。而且共产党反蒋不反孙。

对此,何香凝表示,新的国号里面包含了‘中华民国’这四个字,性质是一样的……

毛主席觉得何香凝说得有理,就没有再坚持。

这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沸腾了!大家载歌载舞,笑容热烈,对未来充满憧憬……

开国大典

值得注意的是,黄炎培关于改掉“中华民国”这一称呼会引起不必要反感的担忧,并不存在。

当时,国内人民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国号欣然接受。

因为,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时,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们期待着在毛主席与党中央的带领下,进入一个没有炮火连天的战乱,没有统治者高高在上、不顾民间疾苦,而是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大家人人平等,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因此,大家对于“中华民国”这一称呼,自然就没有什么留恋的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渐摆脱贫困,走上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中华民国”这一称呼,也随之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如今再听,只觉得有些陌生,有些久远……

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其他国家也相继承认新中国,与新中国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则退出联合国。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不过,多年以后,毛主席却后悔当年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老人家觉得,当初如果没有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麻烦,解决很多问题。例如,联合国、台湾小朝廷之类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荥阳百科网版权所有